第六讲  童年的秘密之一:有吸收力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会让我们记忆终生,但我们通常所能记得的只是事件本身,而不能记忆发展的内在本质,如:我们从零岁起,是按照什么样的轨迹发展出我们的人格、思维以及认知方式;我们为什么在一些行为上与父亲或者母亲非常相似,而在另一些行为上则与谁都无关;我们精神中的哪些部分是遗传的,哪些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当我们成为成人,并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时,就必须根据一些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的研究成果来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童年的秘密。


什么是吸收

儿童与物体

    婴儿初生之时,什么都不会做,是什么使他能够学会原本不会的东西呢?这就是每一个婴儿都先天具有的一种特质——吸收能力。这种吸收的能力不以任何人,包括婴儿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婴儿出生后,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保持一种非常紧密完善的依附关系,身边所有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布局成为儿童内在的精神内涵,环境中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也成为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哪一部分被替换了,或缺失了,儿童就会感到痛苦。当儿童能够使用物品时,在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物品就成为他唯一喜欢的物品,而当这个物品不再被儿童所喜欢时,物品的表象就留在了他的大脑中。儿童是通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了解这一物品的,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的过程,不光吸收了物品表面的特质,还在吸收过程中形成了对于这个物品的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与普遍知识的不同在于它是无法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传播的。如:一个孩子突然对杯子发生兴趣,他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喜欢各种各样的杯子,用自己的肢体与杯子进行接触。这样,他的大脑中就留存了各种各样杯子的形状,与杯子相联系的质量感觉、情感感觉和某一个特殊杯子在某种时空下给孩子的特定印象,都形成了孩子关于杯子的个人知识。当孩子对别人讲“杯子”的时候,这个语词所包括的内涵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这些,它们完全属于这个孩子的个体内涵。假如孩子试图将这种内涵传达给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将语言与自己的个人知识相配,这时的“杯子”已经不是孩子所说的杯子了。由此看来,“杯子”被孩子整体地吸收了,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孩子正是在与物体互动的过程吸收了丰富的个人知识,这样才能为将来的思维提供实际的素材。


儿童与成人

    儿童生活环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的,一部分是人的。以上我们讲了儿童怎样通过与物体互动,去吸收物质的部分。同样,儿童与人互动也吸收人的部分。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成人都是无限热爱儿童的成人,儿童也天然地爱这些成人。这种爱会使孩子注意成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并将它吸收,同时吸收的还有:爱好、气节、性格等等,与儿童的特质一起形成他的精神内涵。

    幼儿园的小鱼儿快四岁了,她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她高兴的时候便会又跳又蹦地走到一个她喜欢的人面前,打人家一下,然后缩着肩膀笑着跑开,边跑边往后看着,等待着后面的人追她。更严重的时候会将别人正在做的工作破坏掉,将墙角的垃圾箱踢倒,抢别人的帽子,做完这些事后都会嘻笑地站在那里逗弄别人。老师多次给她建构原则,还是改不掉。由于这一进攻行为经常会侵犯其他小朋友的疆界,就会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反击,每当这时,小鱼儿就哭得极其伤心,而且别人打她的时候,她从不知道还手,总是站在那里恐惧地等着挨打。后来甚至不敢再上幼儿园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小鱼儿有可能是吸收了家庭某个成员的与人交往时的行为方式,上幼儿园后便将这些行为方式,用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上。后来发现,她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逗小鱼儿和小鱼儿的妈妈。我们找她的爸爸谈话,她爸爸冤枉地说:“我从来没有踢过垃圾筐,破坏过别人的工作啊。”但是孩子吸收了行为方式后,在无法判断可使用这些行为的范围时,就会拿身边所有的人和物体去试,试验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孩子无法理解的。孩子不断吸收家庭成员的行为,也会吸收长期接触的其他人员的行为。

    琛琛是从别的幼儿园转来的,他妈妈和以前的老师都认为他有多动症,因为他经常推攘其他小朋友,破坏集体活动,经常被老师罚站或单独关在一个屋子里。孩子一提上幼儿园就大哭,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强行送去,孩子就会一整天呆呆地坐在一个拐角,几天过后放松了,就故态复萌。

    来到我们这里以后,比较宽容的环境,使他过去这种被压抑的行为像脱缰野马一样更加无法扼止。我们了解了他所有的家人,没有人具有这样的行为特征。后来有一天,他妈妈突然想起,在他一岁多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位老爷爷特别喜欢琛琛,只要他在院子里玩,就过来逗他,不是抢了他的东西就跑,就是用手捅他的小肚子。据妈妈说,琛琛当时特别害怕这位爷爷,只要一见到这位爷爷,就往妈妈怀里躲。妈妈不明白,孩子不喜欢这位爷爷,怎么还能吸收他的行为呢?这是因为,一是老爷爷出现的时间和频率非常多,二是老爷爷的行为引起了琛琛的注意,长期注意的事物就会被吸收。

    孩子对语言的学习也是如此,语言是吸收的,而不像成人学外语那样依靠记忆和语法。一个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就能掌握复杂的词汇和语言技巧,这是任何一个成人都无法达到的。所以儿童对语言的掌握是一个吸收的过程而不一个研究的过程。由此我们发现孩子的吸收是一种天然的本能,他会不加分辨地吸收环境中所有的因素,将所有因素统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状态。这就是无意识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到六岁就结束了。

吸收力量的特质

    以上我们讲得只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与之相伴的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儿童只要醒来就会一刻不停地活动,如果成人像他们那样,没过多久就会疲惫不堪,而儿童却不会累,儿童从来不会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当一个儿童需要学习的时候,如果被成人或其他事情阻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孩子就会非常痛苦,长期下去,孩子心理就会被扭曲。

    亮亮被非常爱干净的姥姥带大,在他需要用口啃东西的时期(用口工作),被姥姥一次次地阻止。一开始,姥姥将亮亮正在啃的东西拿走,他会大哭,姥姥就会给他别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时间长了,亮亮不再哭了,却显得谨小慎微,做什么事都非常谨慎。两岁半入幼儿园,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亮亮突然开始发疯似的咬自己的衣服下襟,他几乎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做自己的工作和发展自己,每天只忙着揪着自己的衣服下襟猛咬,每天下午回家都会把衣服下襟咬好几个洞。这就是口的敏感期需要吸收的强大力量被压抑后产生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在两岁半被亮亮修复时,只是满足了一个心理需求,再也不会获得本来在口的敏感期应该获得的那种来自于嘴唇对物体的认知了。

    亮亮到底丢失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的这种力量被扼制了,潜能也就丢失了,扼制的越多,潜能也就丢失的越多。

    儿童吸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令人感动,曾经有一个父亲抱着他一岁的儿子在广场上游玩,孩子发现了不远处的台阶,兴奋地蹒跚着向台阶跑去,到了台阶前,孩子开始手脚并用地一级一级向上攀爬,站在一边的父亲看到孩子爬得那么费劲,便将孩子抱起来一下子放在最高层,孩子立刻大哭,样子痛苦不堪。这位父亲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孩子不就是想爬上去么,为什么把他抱上去了,还要哭?这时我一个搞教育的朋友正好路过,很心疼孩子,就走过去对那个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把他放在台阶下面让他重爬他就会高兴了。这个父亲疑惑地看了我的朋友一眼,嘴里嘟嚷了一句:“我就不信。”说着将孩子抱起来下了台阶,刚把孩子放下,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脸上还挂着眼泪,就开始了爬台阶的工作。

    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需要和这种需要产生的力量,成人如果不能懂得孩子,就会像这位爸爸一样帮倒忙,将成人的目的当成了孩子的目的。成人上台阶是为了到达顶部,这个孩子爬台阶是需要感受台阶和享受爬台阶的感觉。所以孩子会重复地一遍一遍地攀爬,只是为了爬台阶而爬台阶,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和力量决定的。

吸收的环境

    如果孩子需要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来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那么这个环境一定要具有可以使孩子吸收的材料。由此看来,孩子是遗传和环境的综合产物。遗传我们无法左右,环境却可以在人为的控制之内。这时,养育儿童的成人就要考虑:自己想让这个环境的产物成为什么样。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把一条刚出生的龙交给老鼠抚养,它大概也会学会像老鼠一样的打洞吧。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类的孩子被动物养大的案例,除了很多“狼孩”以外,从孩子们常看的《人猿泰山》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孩子是怎样吸收了猿的特质,最终成为一个猿人。因此,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为他预备什么样的环境。

    首先,我们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丰富的、可供儿童把玩的物质环境。成人建立家庭的时候,往往考虑不到将来的孩子,完全按夫妻双方的喜好选择家庭用品。如:对孩子而言巨大的沙发、茶几、酒柜、书柜、床垫、被子……。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买贵一些的,清贫的可以买便宜一些的,有了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当孩子来到个家庭后,这些物品就远远不够,因为它们太大了,无法供幼小的儿童研究。所以,儿童就会只对厨房用品感兴趣,因为厨房用具正好是适合儿童把玩的尺寸,那里是家庭中形状、味道、质感最丰富的地方。可惜,那里又是成人最怕孩子去的。

    如果成人能够考虑儿童的触觉需要、视觉需要、味觉需要和大小尺寸的需要,由这些方面出发去选择家庭用品,尽量让这些物品既适于成人,又适合于儿童,儿童就会具有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决定了儿童将来思维发展的高低。由此看来,为儿童买过多的玩具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成人需要的整洁清爽也不适合儿童。如有些家庭为了干净,墙上一片洁白,不挂任何艺术品,家里的地板、家具全是冰冷的浅色或深色,这也不适合儿童的视觉需要。他们需要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顏色。

    第二,儿童需要一个独立享用的工作空间。所有的物品,既要丰富,又要有秩序,在这样的空间中,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

    第三,我们要为儿童准备适合于被儿童吸收的成人环境,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毫无选择的吸收,所以成人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儿童。幼年的儿童需要的是一个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他们通过视觉获得被接纳的信息,所以成人的身体语言也要非常注意是否适合于儿童吸收。家庭的人文环境又是由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决定的。在准备抚养孩子之前,我们都要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为将来的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有一个成年人,他小的时候,家里有五六个姐弟,他们所有人都不喜欢吃豆腐,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后来了解了童年的秘密之后,才想起,妈妈小时候家里是做豆腐的,他妈妈经常表示自己不喜欢吃豆腐,这一好恶被家里的五个子女吸收,成为他们的好恶。

    第四,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棱利为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环境提出了几个主要构成因素:

        1、自由的环境——儿童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将自己的需要完全地展现出来,成人的责任是辨认儿童自由展现出的状态,发现需求,给予帮助。儿童在组织的情况下无法显示自己的自然状态,成人也就无法发现儿童需要什么,所以也就无法帮助儿童。儿童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自己的内在建构工作。

       2、一个有结构和秩序的环境——儿童需要丰富的物质环境,而这些物质环境是有类别和数量的,我们必须将这些物品按照类别呈现在儿童的面前,才能为儿童提供选择的条件。如果我们将这些物品一古脑堆在一起,或者装在一个容器里,孩子就无法按照自己当下的意志来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也无法形成物体类别的概念。所以在儿童的环境里,所有的物品都要有秩序地分类摆放,按照人类精神所需要的内容进行组合和结构。

       3、真实与自然——儿童要通过对世界中真实物体的探索获得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完全自然和真实的物体供孩子探索。如果提供的物品是假的,孩子获得的概念也是不自然的,就无法用到将来的个人实践中去。

       4、美与氛围——儿童需要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下生活的儿童会发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当他生活环境中的审美不符合他要求的时候,他就会创造美。人类只有具备了审美需求,才能保护美好的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而美和文化不只是艺术品和文化产品,更是一种能够被儿童吸收的美和文化的氛围,这一切都是成人能够为儿童提供的。

吸收使儿童获得了创造自己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精神的,包含着人类精神的全部内涵。它们是:

      1、生存的智慧;
      2、学习的智力;
      3、良好的思维形式;
      4、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5、丰富的社会能力;
      6、良好的审美能力;
      7、对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8、良好的自卫能力;
      9、坚强的意志力。

    这一切都要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获得,任何成人都无法教给孩子。所以在儿童精神胚胎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以上精神内涵。
 




文章来自: 本站原创
引用通告: 查看所有引用 | 我要引用此文章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相关日志: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
回复回复小伲[2010-05-16 04:17 PM | del]
真有才,写得这么好这么全面
发表评论
昵 称:
密 码: 游客发言不需要密码.
内 容:
验证码: 验证码
选 项:
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建议您注册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