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育儿宝典预览模式: 普通 | 列表

看看人家怎么教育孩子

 看我的POSE教育孩子,主动学习,自动自觉

第一篇 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第二篇 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第三篇 如何引导孩子自动自觉
第四篇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第五篇 如何使孩子热爱学习
第六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学习紧张情绪
第七篇 如何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第八篇 如何消除孩子学习的迷惑
第九篇 如何让孩子变消极为积极
第十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一篇 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第十二篇 如何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一、使孩子主动做功课

你的孩子很听话,是一匹温顺的马儿,但人们常常这么说“能够把马带到河边去,却不能让马儿喝水”。的确,除非马儿很渴,不然,即使能够把它带到水边去,也不能让他主动喝水。
  第一招,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过长。
  第二招,放大孩子的优点。
  第三招,学习不可操之过急。
  第四招,让他把喜欢的女孩带回家 。
  第五招,先让孩子玩个够
  第六招,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
  第七招,正话反说。
  第八招,经常改变学习环境。
  第九招,列一个功课计划表。
  第十招,先让孩子做擅长的功课。
  第十一招,让孩子自己抽签决定。
  第十二招,别在孩子面前评判老师


二、如何使孩子听话懂事

查看更多...

Tags: 教育孩子 主动学习 自动自觉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49

俞敏洪: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秘密(转)

    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从我在北大开始教书,一直到后来办新东方,到现在从新东方走出去的700多万学生。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的满心幸福;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知老。现在中国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现在的中国对商业道德和商业伦理本身的认识又不完整,中国人在商业社会里坑蒙拐骗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小企业都陷入这样一个慌乱中间,而在这样一个慌乱中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育孩子的方针出了问题。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人品教育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对家庭教育非常复杂的时代,社会里面有标准,家庭里面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是错误的标准。比如说,我们的标准是要求孩子在班里进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到哈佛、耶鲁就更加成功。这虽然是标准,但在我看来,都是错误的标准。为什么错误,因为它最后变成了家庭的惟一标准。而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人拥有多少真心朋友作为成功的一个标准,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钱,有地位,有财富。   

查看更多...

Tags: 主动学习 人品教育 心情教育 鼓励教育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58

孩子教我们怎么更好地说话

爸爸今天在自己的博客中偶然又看到自己写的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而后没事来到 爱和自由育儿论坛  里看到 冬冬妈妈 的贴,从语言上提供了“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的证明素材。爸爸再次感受到,父母自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成人”的。现将冬冬妈妈的贴转录于下,以为记!

昨晚洗完澡,我大声喊:冬冬,快洗澡啦,再不洗讲不了故事啦.
冬冬大声回喊:我就不洗!

过了一会儿,他过来了,对我说:"你威胁我,我不喜欢!"
他自己洗起了澡,我坐在马桶盖上,和他对话.

"哦,你觉得我在威胁你吗?"
"是的."
"那怎么讲,你才喜欢听呢?"
"宝贝,来洗澡吧."
"可是,如果这样讲你还不来呢?"
"那就说,宝贝,来洗澡吧,要不然,讲故事的时间就不够了."
"这和我说的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要温柔的,不要凶狠的."

他开始涂抹淋浴露,现在他已能很彻底地清洁自己了,只是,还需要我忍住想上前帮他把耳根后面也洗干净的冲动.算了,一星期帮他彻底冲一次好了.

"早晨让我刷牙洗脸也是这样,凶狠地催我,我更不想做,有时我本来正想去呢,你催我,我真难受,很生气,不想做了.你要温柔地说:宝贝,该刷牙洗脸了."
"好的,我知道了,可是,有时候,我怎么叫你也不做,这时候,我温柔不起来了."
"那是有点难,那时候,你就提醒我一下吧,说我要温柔不起来了,可能要威胁你了.我想这会有效."
他举着满手的泡沫,停了一会儿,仿佛在下决心,"嗯,就这样吧."

我的说话方式的确不太好,这个,小冬是第一次真正地教我,通过这次"教育",我深受触动.

原贴见: http://www.love-freedom.com/bbs/viewthread.php?tid=9321&extra=page%3D1

Tags: 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孩子教我们 怎么更好地说话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0

第八讲  童年的秘密之三:阶段性

感觉运动时期

    孩子的精神成长重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儿童在头两年就像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没有经验,无法直接通过现代人的学习方式学习,而只能通过个人的体验。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展现在他面前的所有事物都是新鲜而极富刺激的。儿童的神经系统是从感觉开始发展,所以也只能用自己的感觉器官认知事物,这些感觉器官就是:眼睛、鼻子、耳朵、手、脚、口以及全身肌肤。如果儿童用这些器官认知事物,那么认知形式就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只坐下来听录音、读文字就能获得感觉。实际上,成人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感觉还是以前感觉的积累,这些积累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童年。

    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只通过听、读、看就能获得认知,他们必须通过触觉,而触动的过程就是一个运动的过程,这种运动和触觉的需要是儿童生命的需要。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儿童只要是醒着的,就会一刻不停地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感觉,感觉的目的是获得认知。由此看来,口、手、腿的敏感期就是感觉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我们要帮助儿童去完成他们的运动方式,给他们运动机会和自由,提供丰富的可供感觉的材料。

    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到两岁。

查看更多...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74

第七讲  童年的秘密之二:敏感性

 我们在前面讲了儿童刚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但他善于学习,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特质——敏感性,这是许多动物都具有的一项特质,目的也是为了生存。有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伴你高飞》,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在一棵被伐倒的大树下捡到一窝野鸭蛋。女孩儿偷偷将这些蛋放到他爸爸工作室一张桌子的抽屉里。她用一个灯泡给这些蛋加温,不久,小鸭子出来了,出壳时,小女孩守在小鸭子的旁边等待着。当所有的小鸭子都出壳后,小女孩就将小鸭放在草地上,自己躺在它们旁边睡着了。后来,这群小鸭子就把小女孩当成了鸭妈妈,小女孩走到哪里,小鸭子就跟到哪里,它们极有纪律地一个跟着一个,从来不会掉队。这就是小鸭子的敏感性,只有认准了妈妈并紧紧地跟着妈妈,它们才能活下来,这种敏感性也不是别人教给它们的。

    人类的幼儿也有这样的特性,我们叫做儿童发展关键期。

    儿童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是指儿童在成长阶段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只对环境中的某几类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它特征的事物。在关键期内,儿童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项行为,直到突然爆发出某种新的动机为止。儿童在这段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内在活力与快乐是根源于儿童与外在世界接触的强烈要求。正像刚孵化的虫子执着地追求光亮,小鸭子执着地跟随它们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动物,儿童对环境的喜爱迫使他们对环境接触。这种喜爱不是思考的结果,也不是教育的结果,更不是情绪的结果,而是一种先天的内在机制决定的。

    儿童在关键时期对事物类似敏感的热爱,使儿童对这个世界无限地热爱,只有这种爱才能使儿童忘我地投入到对身边物体的研究和探索中去。/如果在任何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兴趣遭受到妨碍,无法获得地发展,就会丧失以自然的方式克服环境的机会,儿童也就因此丧失属于个体的敏感性与动机,这会导致儿童精神方面发展和完成的障碍。因此,成人决不可以让儿童靠碰运气来得到某项敏感期的发展,而是要全面地帮助儿童得到所有敏感期的良好发展。

查看更多...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2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240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童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会让我们记忆终生,但我们通常所能记得的只是事件本身,而不能记忆发展的内在本质,如:我们从零岁起,是按照什么样的轨迹发展出我们的人格、思维以及认知方式;我们为什么在一些行为上与父亲或者母亲非常相似,而在另一些行为上则与谁都无关;我们精神中的哪些部分是遗传的,哪些部分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当我们成为成人,并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时,就必须根据一些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的研究成果来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童年的秘密。


什么是吸收

儿童与物体

    婴儿初生之时,什么都不会做,是什么使他能够学会原本不会的东西呢?这就是每一个婴儿都先天具有的一种特质——吸收能力。这种吸收的能力不以任何人,包括婴儿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婴儿出生后,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保持一种非常紧密完善的依附关系,身边所有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布局成为儿童内在的精神内涵,环境中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也成为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哪一部分被替换了,或缺失了,儿童就会感到痛苦。当儿童能够使用物品时,在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物品就成为他唯一喜欢的物品,而当这个物品不再被儿童所喜欢时,物品的表象就留在了他的大脑中。儿童是通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了解这一物品的,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的过程,不光吸收了物品表面的特质,还在吸收过程中形成了对于这个物品的个人知识。

查看更多...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0

第五讲  认识孩子的发展

    前面我们多次提到了发展,那么什么是发展呢?

    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转化组成的过程。

    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例如,当你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空间位置和房间里的家什肯定地变化了,但你本人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空间变化纯粹是外部的。即使是非空间变化,凡属于外部的关系也不构成发展。例如,当儿童入学后,他们的父母成了学生家长。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家长发展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物质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又会发生过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回复到原先的状态。类似的情况还有女性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都不能称之为发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查看更多...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1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75

第四讲  源自于童年的成人问题

    人成年之后,进入到社会机构,与各种群体组合完成群体分工,如果分工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个人就会获得群体的正向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关自己能力的认识。评价越好,就越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个人发展的越好也更容易被群体接纳,被群体接纳的机会越多,生存机会也就越多。反之,如果个人在群体中获得的反向评价多于正向评价,这个人就会给自己一个不良的定位,阻碍他的发展,发展不好被群体接纳的机会就少,所获得的生存机会也会很少。这样这个人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许多成年人在完成了学业和技能的学习之后,带着在学校和培训部门的成功走向工作岗位。可是当工作做到一定的层面却无论如何也无法继续上升,做事业和企业的人,每到这样的时刻就会莫明其妙地失败。组成婚姻家庭后,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甚至结过好几次婚、离过好几次婚都无法维持长期的家庭生活。失败和被群体排斥的经历使这个人逐渐变得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觉得所有人都和自己过不去,认为这个世界对他是不公平的,甚至在多次挫折之后自暴自弃,甚至放弃生命。程度稍轻一些的,虽然仍然能够在群体之中生活,但总是由于情绪的问题给群体带来不好的氛围。这样的成人如果有了孩子,就会将自己的问题传导给孩子,使孩子一生都因为这样的问题而感受不到幸福。


    我们在前面提到,成人的问题大多数来源于童年,因为童年意味着还没有成熟,伤害不能通过个人有意识的行为和思考得到疏解,甚至伤害都不能被意识到,所以这些伤害造成的问题就会随着人格一起形成,成为人格缺陷。

人际关系建构的不完善

查看更多...

Tags: 李跃儿 宝贝的成长 0-6岁儿童的发展

分类:育儿宝典 | 固定链接 | 评论: 0 | 引用: 0 | 查看次数: 63